發展如攀高。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挺進新高峰,既要有登高望遠、前瞻謀劃的格局,也要有瞄準目標、踏實趕路的定力,更要有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韌勁。市委提出高點定位、高端規劃、高位推進、高新突破“四個高”的工作要求,在全市上下引起強烈共鳴和熱烈反響,為全市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真抓實干提供了重要遵循,也必將有力助推東營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
(一)
定位決定地位。
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營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進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的關鍵時期,東營如何進一步擺脫成長制約,突破自身“增長極限”?
從前段時間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市第七次黨代會、市“兩會”傳出的信息中,可以找到答案:
——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和視察東營重要指示要求貫穿到東營事業發展各領域、全過程,以爭一流、走在前的境界標準做好每一項工作。
——按照省委部署要求,以落實黃河國家戰略為牽引,牢記“國之大者”,發揮東營優勢,全力抓好生態保護治理、鹽堿地綜合利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安居富民等工作,堅決扛起黃河入?诔鞘械闹卮筘熑,在全省全國大格局、黃河全流域中展現東營擔當、作出東營貢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東營的新實踐、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回報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厚愛。
——突出“六個爭一流、走在前”,即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一流、走在前,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上爭一流、走在前,在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上爭一流、走在前,在促進共同富裕上爭一流、走在前,在提升市域治理效能上爭一流、走在前,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上爭一流、走在前。
——做到“五個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營重要指示要求這個重大政治責任,牢牢把握穩中求進這個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這個重要任務,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根本導向,牢牢把握統籌發展和安全這個重大原則。
——在具體工作中,堅持高點定位、高端規劃、高位推進、高新突破“四個高”。
……
楊斌/攝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爭一流、走在前,就要拉高標桿,就要放大格局,就要解放思想。
“高點定位是成功的重要先決條件。”東營兆源機電科技公司總經理劉樹峰深有感觸地說,盡管公司的電磁線產品在國內軌道交通行業市場占有率已達70%以上,但想要謀發展,不能滿足與國內企業比,更要敢于跟國外企業比。
思路一變天地闊。
東營人看自己的視角變了:在山東看東營,東營是山東半島城市群重要沿海港口城市和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城市;而站在全國視角,東營是黃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京津冀協同發展城市和國家重要能源基地。
視角的改變只是表象,從深層次看是思路的變化、格局的變化,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營重要指示要求的具體行動,是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對形勢的準確把握、對未來的科學謀劃。
華潤財金新能源(東營)有限公司總經理于京華表示:“東營發展勢頭迅猛,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選擇到東營投資發展。公司實施的80萬千瓦‘漁光互補’項目進展迅速,年底有望并入國家電網。”他相信,隨著黃河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東營地位將更加突出,作用將更加凸顯,發展潛力巨大。
(二)
規劃引領未來。
只有把“藍圖”變成“具體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才能把工作抓緊抓實抓到位。
圍繞答好“生態保護”之題、“鹽堿地農業”之題、“現代能源”之題、“安居富民”之題,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身先士卒、盯緊靠上,密集開展調研,系統研究部署,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于中平/攝
“重大國家戰略牽引,政策利好持續集成發力,多重發展優勢疊加融合。”“我市面臨區域激烈競爭、穩定經濟增長、產業轉型升級、防范化解風險的壓力。”……2月8日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21年全市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任務。
經濟工作是系統工程。市委、市政府從機遇與挑戰、總體與個體、要素與聯系上研究東營經濟發展規律,繼而提出新對策。
——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
——不論是全市整體發展規劃,還是重點工作,都要在科學論證、研究透徹的前提下,搞好頂層設計,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工作分步實施。
——一時看不準、議不透的,寧可放一放,保護也是一種貢獻。
……
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最近的行程上,不難發現他們對于科學規劃的高度重視與親力親為,產業鏈打造、特色園區規劃、骨干企業培育等,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高端規劃需要項目作支撐。今年,我市堅持抓大項目、抓好項目,聚焦“十大行動”“十大創新”,搶抓黃河國家戰略重大機遇,謀劃實施了1106個省市縣重點項目,一季度新開工項目193個,涵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七網”基礎設施、“十強”產業、社會民生等多個領域,還將謀劃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示范帶動強的項目。
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以來,他們注重健全政策研究專組運行機制,前瞻性謀劃、制定和儲備政策,精準解決市場主體生產經營中的痛點、難點問題。此外,還深化已出臺政策的宣傳解讀,跟蹤服務,確保直達基層和企業。
(三)
作風決定作為。
市委要求,要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對各項重點任務靠前指揮、親力親為,遇到難題頂格協調、頂格推進,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
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加快高質量發展,談何容易?
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份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于省指導目標,運行情況好于預期。具體看,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1%,分別高于全國、全省5.9和6.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高于全國、全省1.6和3.1個百分點……
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接下來仍要奮楫篤行。
世間事,作于細,成于嚴。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3月22日上午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按照市第七次黨代會、市“兩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聚焦“六個爭一流、走在前”,進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標桿,創新實干、事爭一流,奮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時間不等人!”使命在肩,唯有實干。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更是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夙夜在公、爭分奪秒,加速推進工作。
市委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樹立“創新實干、事爭一流”的鮮明導向,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提升境界標準,自我加壓奮進,創新進取勇爭一流。
“盡管受疫情影響不能外出招商,但招商不能停,辦法總比困難多。”市發展改革委雙招雙引中心主任張秀忠表示,他們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持續用力、扎扎實實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推動東方船舶新材料、昆宇電源鋰電池、黃河三角洲大數據產業園等項目順利落地,擴大了招商成果。
在疫情防控一線,廣大網格員、志愿者、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機關干部堅守一線,用行動詮釋責任,嚴防死守,全力盯靠,凝聚起戰疫強大合力。
在服務企業一線,各級黨員干部創新思路,履職盡責,送政策、送服務,為企業紓困解憂,與企業共克時艱。
在工程推進一線,各級黨員干部搶工期、抓進度、保質量,全力保障工程進度與質量。
……
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當下,全市各級機關人人講實干、處處爭一流、事事求創新,廣大黨員干部工作抖擻精神、干事昂揚斗志,已蔚然成風。
(四)
高新未來可期。
主導產業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服務業發展短板突出、高層次創新平臺少、創新能力不足……在嚴控“兩控”形勢下,東營只有緊緊依靠創新放大優勢、補齊短板,充分激發全社會創造潛能,才能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高”與“新”,是東營必須面對、必須答好的發展之題。
市委提出“高新突破”工作要求,就是要持續推進產業高端化、數字化,全面提高產業鏈創新鏈協同水平,促進“四新經濟”加速發展壯大。
位于東營港的渤中海上風電A場址工程項目順利取得核準,成為全國海上風電進入平價時代后第一個取得核準的項目;由科瑞油氣自主研發制造的三套大型燃驅往復式天然氣壓縮機組,在科瑞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園成功下線并順利啟程發運……
一個個高新產業項目的加快推進,背后是東營企業家發力“高”“新”的壯志雄心:利華益集團扎實做好高分子材料研究院人才引進與新材料研發;萬達集團建成全國最大的阿托伐他汀鈣生產基地,年產量占據國內細分市場75%的份額;富海集團加快項目落地,力爭全省率先打通“煉油——芳烴——聚酯”產業鏈條……
資料圖
培育優勢產業,打造拳頭產品。高強度氧化鋁纖維、高端電磁線、高強度纖維、高端水下裝備、高端功能陶瓷……如今的東營,正發力高新產品、智能裝備制造。更多的院士、專家成了東營的?,過去想都不敢想的百億級大項目正加快落地開花……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區域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去年,我市順利通過國家創新型城市專家評估組驗收,創新能力指數列全國地級市第23位,創新資源指數、創新績效指數均居全省第2位。
——高新突破,就要加快提升創新能力。
當下,東營正大力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推動科技研發、人才引育、產業生態等各方面創新,突出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突出創新創業人才引育,突出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打出一套支持創新的“組合拳”。
——高新突破,需要發力主攻鏈條經濟,培育更多“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
一方面,東營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落實重點產業“鏈長制”。堅決培育壯大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另一方面,大力實施骨干企業培育工程,“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推行“利華益+”等模式,打造一批鏈主企業、“領航型”企業。
高新突破,志在必得。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學民十分看好東營未來。他表示,中鐵十局將結合自身優勢,搶抓戰略機遇,積極為東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實現企業與地方攜手發展、共同進步。
周廣學/攝
不畏山高路遠的跋涉者,才能領略到最奇絕的秀色;
不懼風高浪急的弄潮兒,才能欣賞到最壯麗的日出。
轉眼間一季度已過去,正是推進工作的關鍵期、黃金期。
讓我們乘著浩蕩的時代東風,牢記諄諄囑托、不負深情期許,乘風破浪、勁帆遠航,奮力譜寫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新篇章!
(東營日報記者 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