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擘畫了未來五年東營發展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角,令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全市司法行政系統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立足“一個統籌、四大職能”工作定位,以“創新實干、事爭一流”的精神狀態和“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開創法治東營建設新局面,為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和堅實法治保障。
市司法局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遵循,推動全面依法治市走在前。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市制度,調整依法治市委員會、協調小組及辦公室組成人員,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市全過程、各方面。抓好法治建設規劃綱要貫徹落實,完善法治環境評價機制,推動法治東營、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抓住“關鍵少數”,落實領導干部“五法并舉”制度,完善領導干部任前考法工作,組織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年終述法工作,不斷增強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本領。推動出臺全市法治人才培養政策,為加快推進全面依法治市提供高素質的人才保障。
法治政府建設是法治國家建設的主體和重點,是法治社會建設的先導和示范。市司法局以示范創建為基本抓手,推動出臺東營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組織編制《東營市人民政府2022年立法計劃》《東營市人民政府五年立法規劃(2022-2026年)》,加快生態保護、城鄉建設管理等重點領域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立改廢釋”工作。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扎實開展重點領域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探索完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聯合市紀委監委加快推進“政企行”陽光執法監督平臺試點運行,完善執法主體、執法人員備案登記制度,健全執法人員崗前培訓、專題培訓、定期輪訓制度,規范入企執法檢查活動,整體提升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
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和基礎。市司法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強化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發揮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推廣市人民調解中心“一創三合”工作模式,在市、縣區及鄉鎮(街道)普遍建立“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實施“法治帶頭人”“法治明白人”培養工程,確保每個村(社區)至少有1名“法治帶頭人”、3名“法律明白人”;深化法治創建,完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考核標準,健全動態管理機制,擴大“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覆蓋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隊伍建設是推動司法行政事業發展的關鍵和基礎。市司法局堅持把紀律規矩作為底線和紅線,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作為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加強政治機關、法治部門、紀律部隊建設。深入開展黨員干部政治培訓、政治輪訓,確保在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堅決同一切違背和損害“兩個確立”“兩個維護”的言行作斗爭,確保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建立干警違紀違法案件通報制度,健全正風肅紀長效機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堅持反腐高壓態勢,努力建設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司法行政鐵軍。
(記者 劉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