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軟實力。“無證明城市”、“數字政府”建設等優化營商環境的詞語成為市第七次黨代會代表們口中的高頻詞。
建設“無證明城市”最重要的是做好材料、流程的“減法”,最終效果體現在方便企業、群眾辦事,提高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我市建設‘無證明城市’,建議參照省內已建成‘無證明城市’的經驗做法,編制好全市‘無證明城市’工作方案,壓茬推進實施。同時,我們要抓緊抓好智能審批機器人建設,一方面,可以替代審批人員從事高重復性、高機械性的審批工作,提高審批全流程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為企業群眾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跑腿、減成本,實現審批端和辦事端的雙贏。”來自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的代表張穎表示,民生的痛點是社會進步的堵點,效率的堵點是高質量發展的難點。“無證明城市”的建設僅僅是個抓手,希望能通過這項建設,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和方式方法,讓難點變易,把堵點打通。
園區是企業的集中地,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對園區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帶來了新機遇、提出了新要求。東營高新區是一家以石油裝備和技術服務為主導產業的省級高新區,企業多、項目多。“‘無證明城市’不意味著公共服務部門可以少作為。相反,在所需證明更少的情況下,怎么樣能夠保證辦事事項的公正合理和真實?相關部門承擔的職責其實更重了。”來自東營高新區管委會的李建波代表表示,接下來,東營高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以創建國家高新區為工作統領,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自助終端、幫辦代辦、跨域通辦等服務措施,積極推廣電子證照、電子證明應用,打造“跑小二”服務招牌,高效服務企業,確保最大限度降低企業辦事時間成本,推進園區項目早開工、早落地、早見效。
建設“無證明城市”,既是事關群眾和企業發展的大事,也是需要從細處實處著手的“小事”。代表們紛紛表示,要帶著黨代會精神回到工作崗位,既當好宣傳黨代會精神的“宣傳員”,又當好落實黨代會精神的“實踐者”。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縱深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打造優質營商環境高地,取得更多突破性、系統性成果,讓“無證明城市”成為東營另一張閃亮的名片。
(記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