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李鵲鎮:“美麗鄉村”讓農村美出新高度
新修的道路寬闊平整,新刷的墻壁潔白干凈,新建的文化服務中心設施齊全……今年,廣饒縣李鵲鎮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變化就是道路確實比原來好走了,村里環境比原來確實變美了。
“四好農村路”真好走。張莊村村民張偉建常年開著四輪車收購糧食,他感觸最深的就是“道路比原來好走多了”。出行難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大事,尤其是李鵲鎮西部片區的群眾感受最為明顯。該鎮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來抓,投資3700萬元,對興業路、興鵲路、鮑北路等5條鄉村道路實施拓寬改造,對原來的路面進行加寬,并進行高標準亮化綠化美化,總長度22.6公里。5條道路的竣工通車,把全鎮東西兩個片區連為一體,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同時,也為該鎮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美麗鄉村“五化”大提升。梨園村是一個有1200口人的大村,人口多,村莊大,原來村里硬化了幾條主路,小巷一直沒有硬化,村容村貌也非常差。該村村民多方籌措資金,對村里4條大街10條小巷進行了高標準硬化,新建了文化大院和健身廣場,村西邊靠近張石路的空閑地帶進行高標準綠化美化,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該鎮實施了大柳、張莊兩個片區美麗鄉村建設,惠及21個村莊的4300余戶群眾。其中,崔劉、前艾家等14個村莊實施道路硬化建設,西孫、安里等8個村新建和改造提升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面提升村莊基礎設施,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方便群眾辦事,滿足群眾健身娛樂需求。全面完成燃氣“村村通”工程,抓好城鄉環衛一體化和旱廁改造日常管理,擴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覆蓋面,全面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大力實施干線兩側路域綠化工程,力爭2020年全鎮林木覆蓋率達到40%。同時,開展拆違治亂專項行動和“三線一帶”環境整治,帶動農村面貌整體提升。
文明實踐傳遞新風。周一到周五工作日期間,黃東村年滿70周歲的老人們先在廣場上跳上一段老年舞,然后在“一元餐廳”吃美味可口的午餐。該鎮圍繞“文明塑形、實踐鑄魂”的建設思路,加強陣地建設,整合黨員活動室等場所資源,結合鄉村大舞臺、健身廣場等文化陣地,打造“開放式”實踐陣地。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推進文化供給均等化,全面建成村級“設施完善、活動豐富、隊伍健全、成效顯著”的文化服務體系,滿足群眾多元化文化需求。
(劉福春 董金婉)
東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東營日報社所有,東營網擁有東營日報社所屬《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電子信息網絡發布、出售與轉載權利。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東營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東營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熱點推薦
紅棗的六種養生的吃法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紅棗富含鉀、鈣、鐵、錳、銅和...詳細>>
糖尿病切勿忽視心腎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腎臟更容易“受傷”,是因為糖尿病患...詳細>>
秋季養生七個“最佳”“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高氣爽,天干物燥。此時,養生...詳細>>
“秋凍養生”適合你嗎?“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