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區孤島鎮:生態旅游引來致富“活水”
“你瞧瞧這廣場、植物園、萬畝槐林,孤島鎮是越來越美了,俺們這生活也是越過越滋潤!”河口區孤島鎮70多歲的村民劉順安幸福地說道。近年來,孤島鎮搶抓鄉村振興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立足特色資源優勢,以打造“神仙溝—槐林”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為突破口,精準聚力,融合帶動,用實際行動讓這方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瞄準生態宜居目標,孤島鎮以“凈化、美化”為主要措施,加大對主次干道沿線、重點區域、重點地段等“四亂”問題的執法整治力度,全力做好城區環境整治、基礎設施配套、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文章,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神仙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北一路臺田綠化項目、光明路游園景觀項目、鎮苑社區屋面改造項目積極推進。
生態環境改善,引來致富“活水”,孤島鎮將精力聚集到“鄉村振興+旅游”上。西韓村圍繞城鄉融合、農旅融合,用好“景區帶村”,將自身全面融入槐林景區建設。整合軍墾小鎮、老馬場史館、東方紅黨性教育基地等,串聯形成2條紅色精品旅游線路,為鄉村旅游注入內涵和生命力。
如今,全鎮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到6家,新型經營主體達到40家,農產品“三品”認證達到33個。孤島鎮通過搭建平臺,吸引人才、技術向農村下沉。成立由基地、油田專家,孤島當地企業家、村黨支部書記和優秀職工黨員組成的“東方紅講師團”;整合油地軍三方師資力量,將各類農業專家、文化能人納入孤島鎮“特邀師資庫”,常年聘請各類教師15人,著重加強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子商務方面的培訓,培育鄉村振興人才,激活發展動力。軍綠食品被評為第五批“山東老字號”、黃河王酒業在全省白酒質量評比中獲得銀質獎,一項項榮譽勾勒出孤島鎮產業振興的發展軌跡。
腰包鼓了,頭腦也得跟著“富”起來。豐富油地軍文化融合內涵,鑄造具有地域特質的“東方紅”精神;秧歌隊、舞龍隊、鑼鼓隊等6支表演隊伍,豐富著村民的業余生活;剪紙、門球等20多個文體協會組織,有效帶動了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開展……文明鄉風吹進孤島,文化活動惠及百姓。
(記者 鄭靖靖 通訊員 陳萬山)
東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東營日報社所有,東營網擁有東營日報社所屬《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電子信息網絡發布、出售與轉載權利。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東營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東營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熱點推薦
紅棗的六種養生的吃法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紅棗富含鉀、鈣、鐵、錳、銅和...詳細>>
糖尿病切勿忽視心腎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腎臟更容易“受傷”,是因為糖尿病患...詳細>>
秋季養生七個“最佳”“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高氣爽,天干物燥。此時,養生...詳細>>
“秋凍養生”適合你嗎?“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詳細>>